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典型案例②:长沙市推行监督案卷季度评查机制 以“评查利剑”规范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时间: 2025-09-05 17:38
近年来,我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监督工作规范化以及监管信息化,深化各项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强力“打非治违”,严格监管执法,不断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推动建筑工程品质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推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典型案例系列报道,展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为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进监督规范化、透明化,长沙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市质安站”)自今年起实施监督案卷季度评查机制,通过“评查—通报—整改—提升”闭环管理,着力提升质量安全监督水平与工作效能。
评查内容全覆盖,锚定监管规范化“标尺”
案卷评查工作严格依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规范化工作水平的通知》(湘建建函〔2020〕59号)要求,聚焦监督程序合规性、档案完整性、执法规范化等核心维度,重点评查监督人员“三化”执行情况。监督流程标准化,从项目报监、监督计划制定到隐患整改闭环,核查程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档案管理精细化,检查监督记录、整改通知书、验收资料等是否完整规范,数据是否真实可追溯;执法行为规范化,包括执法记录仪使用规范性、自由裁量权行使合理性及工作纪律执行情况。
评查组通过“一案一卷”交叉检查、量化打分,形成客观评价结论,并在全市监督机构系统内通报结果。
结果运用动真格,压实监督责任“链条”
市质安站对评查结果实行“双公开、双挂钩”管理:分级评定与动态考核,“最佳监督案卷”项目当季度监督规范化考核等级直接定为“优良”;“最差监督案卷”项目视情况评为“不合格”,并对项目监督人员进行动态考核记分。省市级评选联动,评查结果作为省质安监总站“三个最佳、两个优秀”评选的重要参考依据,市本级监管项目评查评选结果纳入监督业务人员技术档案。
以查促改提质效,构建长效监管“屏障”
今年一、二季度,全市分别评查出10个“最佳监督案卷”和10个“最差监督案卷”,有效规范了一线监督执法行为。针对“最差案卷”暴露出的监督记录不完整、整改跟踪不到位等问题,市质安站要求有关监督机构及时整改,按时销号;并将案卷评查与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结合,推动监督工作从“结果考核”向“过程管控”延伸;同时举一反三,结合典型案例开展内部讲评,组织监督人员专题培训,提升薄弱环节处置能力,确保评查不走过场。
通过案卷评查,找准了监督工作“薄弱项”。下一步,市质安站将持续优化评查指标体系,探索引入数字化评查工具,以“绣花功夫”推动监督工作规范化、透明化,为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