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市更新项目典型案例⑥▏长沙市锦秀拾光锦纶厂工业遗存改造项目
时间: 2025-07-22 16:19
湖南省城市更新项目典型案例⑥▏长沙市锦秀拾光锦纶厂工业遗存改造项目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创新推进落实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危旧房改造、城镇老旧厂区改造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项目。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推出城市更新典型项目案例系列报道,展现改造成效与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长沙·锦秀拾光项目位于湘江新区观沙岭街道,系长沙锦尚家纺厂厂区,东距湖南金融中心500米,西距长沙市政府2公里,东至银杉路、北抵茶子山路、南临含光路,西抵中交里程等小区,占地153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
项目前身为长沙锦纶厂,是1985年纺织工业部“成都‘七五’计划座谈会”确定在湘兴建的项目。正式投产后,结束了湖南锦纶长丝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锦纶人用一丝一线织就了一段如歌如画的流金岁月。高峰时期,锦尚家纺厂有在职工人1200余人,年产锦纶长丝约4000吨,年销售额约1.2亿元。2006年全面停产后,企业转型困难,职工全面下岗,10多人的留守机构依靠简单粗放的租赁收入度日,大量厂房闲置、失修,厂区成为“城市斑点”。
更新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分南北两部分打造。锦纶厂南部为“锦尚生鲜”市场,市场规模1.4万平方米,是长沙市最大的零售生鲜市场,于2019年开园;锦纶厂北部,打造“锦秀拾光”工改商项目,项目规模4万余平方米,通过旧工业厂房建筑(群)的功能更新实现“工改商”,于2023年开园。
设计理念:
项目理念注重“四个坚持”。坚持民生优先,将园区定位为服务人民、服务民生的“烟火人间”消费场景;坚持安全底线,聘请专业检测机构对项目房屋进行全面检测,制定了安全改造方案,打通了多条消防通道;坚持基础设施优先,提质并完善了道路、强弱电、给排水、排污、燃气、消防环管等基础设施;考虑锦尚家纺厂纺织工业的历史传承性,坚持“修旧如旧、修新如旧”,在改造中融入锦纶厂的元素,利用老空间打造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消费新场景。
锦秀拾光门头锦尚生鲜市场
锦纶厂整体效果图
经验做法:
精心策划规划打造民生为本的活力空间
坚持民生优先,精准定位:项目核心定位为服务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与活动空间。规划伊始便深入调研社区需求,确保改造后的空间功能(如生鲜市场、便民服务、休闲绿地、文体设施等)能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感。
坚守安全底线,科学改造:将安全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聘请专业结构鉴定机构进行全面安全评估,并以此为基础,量身定制严谨、可行的建筑安全改造与加固方案。在施工全过程实施严格的安全监控与管理。
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活化工业记忆:在改造中深度尊重场地的历史文脉与工业肌理,精心保留并修复具有代表性的锦纶厂原有建筑构件和空间格局。巧妙地将这些工业元素有机融入新的景观设计、室内装修、标识系统甚至小品装置中,打造具有独特工业美学印记和场所记忆的新消费、新文化场景,使历史与现代交融共生。
坚持招商先行构建繁荣商业生态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精准招商:招商工作紧密围绕“服务民生”的核心定位展开,优先引入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优质业态。通过满足刚需、高频消费,快速聚集人气,形成稳定的客流基础,从而有效提升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吸引力。
构建共生共赢的“商业生态”,摒弃短期逐利:摒弃单纯追求高租金、导致业态单一的“高价招商”模式。着眼于构建一个业态互补、层次丰富、共生共荣的商业生态系统。通过合理的租金策略、灵活的租赁条件和精细的业态规划,吸引多元化的优质商家,形成内部良性循环,实现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创新政策支持打通更新瓶颈
争取试点地位,获得政策赋能:积极争取并获得长沙市政府批准,成为“老旧工业厂房有机更新”的市级试点项目。这为项目探索创新路径提供了宝贵的政策背书和先行先试的机遇。
运用高效联合审批机制,加速流程:针对老旧厂房改造中普遍存在的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标准模糊等痛点,积极运用由规划、住建、消防、文保、城管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审批”工作机制。通过并联审批、集中会商等方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率。
运用“容缺受理”机制,务实推进:在确保核心要件和底线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非关键性申报材料运用“容缺机制”。在承诺补正时限的前提下,先行开展相关审批流程或进入下一环节,有效解决因个别材料暂时缺失导致项目整体停滞的问题,体现了政策支持的灵活性与务实性,为项目顺利推进扫清了制度障碍。
更新成效:
项目通过保护性更新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了80年代老纺织厂房的原貌,赋予老建筑新功能,延续城市历史的印记,保留工业时代的痕迹,注入文化创意元素,以集贸大市场的形式,“工业锈带”重焕生机,蝶变为工文商旅的“生活秀带”新消费场景,老旧厂房成为服务民生的主战场,1.5万平方米的锦尚生鲜市场和美食街,就业了1200名经营从业人员,日均服务顾客3万人次,节假高峰更是达到6万人次。2022年,锦尚生鲜市场被评为长沙市文明示范市场,锦秀拾光项目2023年荣登大国消费“第五届商业创新大会暨第二届“金长城奖”经营模式创新奖”,入选赢商网“独具特色旧厂改造项目全国优秀案例榜”榜单,被评为长沙市2024年度游客喜爱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更新后的长沙锦纶厂取得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效益。
消除隐患、本质安全得到根本改善。通过完全消除了建筑安全隐患,降低了城市治安管理成本,实现了老旧厂区(公司)的财务安全,大幅降低了老旧厂区的职工维稳压力。
丰富业态、经济价值得到大幅跃升。投入约2亿元实施的厂区有机更新,引进了文化传媒、特色餐饮、文化创意、潮玩婚庆等功能业态,带动社会投资约5亿元,投入运营后,2024年项目年交易额超30亿元,带动区域综合税收近5000万元,实现了厂区业态升级。
补齐短板、城市颜值得到极大提升。片区建设了长沙最大、最美、最网红的零售生鲜市场,打造了城市消费新场景,同时彻底消除了城市斑点,留住了城市工业记忆。
新增就业、职工幸福指数直线上升。厂区租赁收入从2018年的38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4000万元,厂区总计新增就业岗位约4000个,原来的下岗职工有意愿重新上岗的基本得到了妥善安置,歇岗职工也可以按月领取生活费且从2019年起每年递增10%,社保缴纳全部实额足缴,广大职工安居乐业。
墨茉点心局旗舰店
改造后的未闲茶事
改造后的二十集餐厅
改造后的24号栋
改造后的14号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