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典型项目案例⑦——怀化市会同县贸易中心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时间: 2025-07-10 15:11
前言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探索创新经验做法,改造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项目。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推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典型项目案例系列报道,展现湖南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效与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典型项目案例⑦
怀化市会同县贸易中心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怀化市会同县贸易中心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位于希望路街道东门社区,片区包含贸易中心家属区、石油公司家属区、人民银行家属区等9个老旧小区,共有住宅楼24幢,涉及居民499户。片区内小区始建于1982年,由于建成年代较早,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条件差、违章建筑多、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缺等问题。2023年,怀化市会同县将贸易中心片区内建成年代相近、风格相仿、区域相邻的9个老旧小区统筹规划,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实施片区联动改造,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幸福圈”,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改造内容
基础类改造。拆除小区违章建筑,实施屋面防水改造,新增停车位,新建、维修雨污管,增设消防栓,维修改造道路等。
道路改造 立面改造
新增停车位、非机动车棚
完善类改造。实施环境景观整治,提质园林绿化,新增林荫路等绿地休闲场所。新增便民设施,安装智能门禁系统,增设休闲健身场所等。
新增休闲健身场所、林荫路等
提升类改造。改造升级周边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打造便民又干净的智慧农贸市场。新建邻里中心5处,增设四点半课堂、爱心书屋、老年活动室等多功能室,增设儿童游乐设施、趣味铺砖等亲子活动空间。
农贸市场提质改造
党群服务中心
开展趣味活动
亮点做法
推进片区联动改造,深化政银企合作
采用划片区统筹平衡模式生成项目,将难以产生收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与具备充足现金流的配套设施项目统筹搭配、捆绑立项,实现项目资金平衡。项目共争取农发行贷款融资628.43万元,用于项目周边停车场建设、配套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等,并将停车费、农贸市场广告费、邻里服务中心经营所得等运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实现项目投资和收益自平衡。
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以“心”换“新”改出群众幸福生活
以群众的需求点为发力点,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按照“以需定改、先急后缓、分类实施”原则,向居民提供“改造菜单”,在改造资金范围内,小区居民“按需点菜”,确定了屋顶防水、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道路改造、停车位改造等12项基础类改造项目。同时,盘活小区内存量房屋设施和低效土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邻里中心、商服中心、养老托幼中心等便民服务设施,探索“老少融合”服务新模式:寒暑假期间招募大学生在邻里中心开展志愿活动,帮助低保户及特殊家庭解决假期托儿托幼问题;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义诊、智能手机使用教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增设阅览图书、书法绘画、健身娱乐等休闲场所,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歌唱书法比赛等老年趣味活动。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居民参与改造
按照“谁收益、谁出资”原则,通过政策宣传、入户动员等方式调动居民积极性,引导居民合理共担改造成本,会同县贸易中心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499户居民按300元/户的标准,共筹集资金14.97万元。将成立业主委员会作为启动改造的前置条件,2019年以来,会同县已改造的172个老旧小区已全部成立业主委员会,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变“众人管”。引导居民发挥主人翁精神,成立由项目指挥部、业主委员会、社区网格员和居民代表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小组成员轮流值班,与监理公司共同监督项目施工,保障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实现“质量怎么样,居民来打分”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