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津市三洲驿街道105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时间: 2022-12-29 11:15
湖南省津市三洲驿街道105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一、基本情况
小区所在地:湖南省津市市三洲驿街道105大街区
改造户数:839户
改造小区:12个
楼栋数:34栋
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
投资额:2757万元(3.29万元/户)
进度:已基本完工。
|
图1 小区整体规划图
二、具体情况
(一)解决的核心问题
问题一:人车矛盾突出,占道停车情况严重,违章建筑阻碍道路交通,挤占“一老一小”活动空间,压占消防车道,存在安全隐患。
改造情况:通过改造,街区统一规划交通组织,拆违375处,拆除围墙1305米,增加机动车停车位164个,增设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3个,非机动停车位45个,智能充电桩14个;改造道路6300米,新建人行道1600米,增设盲道,实现局部人车分流,保证“一老一小”活动空间。更换灭火器材110个,增设和改造消火栓9个,建设微型消防站3个,全面畅通消防通道。
问题二:地势低矮,片区内“北大沟”内涝问题突出,污水横流,落雁湖黑臭水体问题严重,居民苦不堪言。
改造情况:通过雨污分流和海绵化改造对原有的管网设施进行清淤疏浚,建设改造雨水管网2800米,污水管网2000米,增设生态停车位,人行道铺装透水砖等海绵化设施,整合住建、发改等部门资金进行黑臭水体治理,增强排水能力,实现北大沟污水处理全覆盖。
问题三:社区服务不足,居民生活不便,休闲场所、绿地、垃圾分类等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改造情况:对标完整社区新增文体休闲活动场所4处,景观节点建设5处,无障碍公厕1处,绿化综合提质改造面积约6500平方米,垃圾分类设施6处;安装路灯54盏,新增安防设备184套,其中监控探头97个,人脸识别探头87个,新增广播系统29套。
问题四:居民生活环境品质不高,小区建筑老旧,影响城市风貌。
改造情况:修缮屋面、外墙、更换油烟净化器、增设智慧安防并拆除部分防盗网、清理过道堆放杂物,采取入地架设与桥架整改方式相结合规整强弱电线,实现“四网合一”;完成改造自来水主管2300米、支管1500米,改造庭院管道800米、架空管450米、立管2400米;改造后小区环境干净整洁。
图2
![]() |
![]() |
小区管线规整前后对比照
![]() |
![]() |
小区防盗网拆除前后对比照
小区道路改造前后对比照
小区拆违、排水、人行道改造前后对比图
小区绿化改造前后前后对比图
停车位前后对比图
105驿站前后对比图
|
(二)改造内容与资金筹措情况
财政资金方面1897万元,占总投资50%。由中央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资金1541万、省级资金35.8万以及地方政府补助320万组成。社会资本方面1433万元,占总投资38%。①专营单位投资390万,用于项目的强弱电管道,线路规整、设施设备更新;②津市市供销社和城发集团合计投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改建、105驿站等1043万。后期驿站、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商业体的出租、落雁湖公园娱乐休闲经营,作为城发集团的日常经营性收益。居民出资方面470万元,占总投资12%。由资产折合成资金,主要由居民无偿提供生产生活用房及公共空间,更换油烟净化器等。
由津市城发集团作为融资主体,将105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与周边落雁湖地块实施联动改造,将项目打捆融资1.4亿元,其中1043万元投入到105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
方式 |
改造内容 |
策划生成的项目 |
投资额(万元) |
资金来源 |
备注 |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 |
基础类:拆除违建、拆除围墙、拆除防盗网、更换油烟净化器、供排水设施、燃气管道、供电和管线设施、道路改造(翻修道路,人行道铺装,增设盲道)、消防设施、房屋外墙改造、屋面改造、照明设施 完善类:新增机动车位、非机动车位、智能充电桩、文体休闲活动场所、景观节点、新建无障碍公厕、绿化改造提升、垃圾分类设施、智慧节能路灯、新增安防设备、广播系统、海绵化设施(生态停车位,人行道铺装透水砖等) |
105街区旧改项目 (三洲 驿街道办事处) |
2757 |
财政资金:1897万元 管线单位:390万元 居民:470万元 |
城发集团将105街区与落雁湖地块联动改造,融资1.4亿,投入1043万元于105街区(105驿站建设、创新基地项目)。 |
新改扩建1300㎡建筑,用于健身中心、文娱、街区活动、物业管理 |
105驿站项目(津 市城发集团) |
643 |
城发集团投资 |
还款来源为房屋出租、运营收益 |
|
改建建筑1200㎡,用于创新创业基地 |
创新基地项目(供 销社) |
400 |
城发集团、产权单位出资 |
|
|
落雁湖黑臭水体治理及周边80亩土地收储 |
落雁湖水体治理项 目(津市城发集团) |
13000 |
城发集团 |
还款来源:土地出让、 广告、充电桩等 |
三、经验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合理划片推进
遵循历史沿革、整体完善、属地实施、群众习惯原则,科学编制津市市精致街区“十四五”建设规划,将城区划分为13个街区,按照先城北、后城南依次推进改造,其中105街区位于城北区。津市党委政府把精致街区改造作为“十四五”期间全市的“六件大事”之一来谋划推进,出台《津市市精致街区改造工作导则》,指导项目准备、改造内容、实操流程等全过程。
(二)聚焦核心问题,系统推进实施
改造前,组织开展全面摸排,充分征求居民意愿,聚焦居民反应强烈的环境“脏”,设施“差”,建筑“旧”,服务“缺”等突出问题确定改造内容。在编制改造方案时将小区西侧相邻近的落雁湖地块黑臭水体治理、环境提质改造、低效用地改造利用等与105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统筹考虑,既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又治理了“城市病”,同时对标完整社区补齐服务短板,实现片区整体提质。
(三)加强项目策划,做到保本微利
根据改造方案策划生成四个改造项目:一是105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主要是基础类完善类和部分提升类改造内容,投入资金2757万。该项目总体以政府投入为主,部分改造内容能产生现金流,如城发集团与国网津市电力公司合作,在街区内投资建设新能源充电桩,充电桩的经营收益按照比例进行分成。二是105驿站项目,投资主体是津市城发集团,投入643万资金,驿站建成后主要用于健身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街区文化展示以及物业管理站等方面,通过出租产生的经营性收益用于项目运维和反哺改造成本。三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改建项目,投资主体是城发集团及供销社(原产权单位),投入400万资金,通过出租产生的经营性收益用于项目运维和反哺改造成本。四是落雁湖水体改造项目以及落雁湖周边地块共80亩土地收储,由津市城发集团投入,地块的有关土地收入反哺其他三个项目,实现整个项目包的改造资金平衡,做到保本微利。
(四)坚持居民主体,落实长效管理
改造前,在105大街区各个老旧小区中成立小区改造委员会,选举业主代表担任“改委会”成员,代表小区居民与政府进行沟通。同时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为成员的议事机制。通过民主评议选举街区长、片区长、楼栋长,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街区自治工作网”。改造中,聘请一批有规划、园林等工作经验的居民担任小区改造项目的“社区规划师”,成立街区业委会,召开“小区论坛”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改造后,计划引进碧桂园物业进行后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