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基层党建+”新机制,趟出城市更新“新路子”
时间: 2020-11-04 10:05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心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既利当下,又利长远。哪里要改?改成什么样?怎么改?考验着我们的执政智慧和责任担当。作为基层一线,浏阳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贯彻国办23号文件精神,探索“基层党建+老旧小区改造”新机制,趟出一条浏阳旧改的新路子。
2019-2020年,全市实施改造老旧小区项目24个,总投资1.26亿元,改造面积42.4万㎡,惠及居民4015户1.6万人。截至目前,已竣工项目一个,两个项目本月底竣工,其余21个项目均已完成主体工程,预计11月底全部竣工验收。主要做法概括起来为“三个三”:
一、“三个统筹”抓推进
浏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多次现场调研,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三次专题研究部署,组织召开全市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大会,做好“顶层设计”。一是“一盘棋”统筹力量。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全市安居工程范畴,进行高位调度,在以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安居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挥部,由常务副市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任副指挥长,发改、财政、住建、住保、浏发集团、管线单位、街道等32家单位为成员,抽调主要部门以及工程规划等专业力量驻指挥部集中办公,建立“周碰头、月调度、季讲评”以及急事急办、特事特议的议事机制,统筹一切资源助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二是“一盘棋”统筹项目。围绕“十四五”目标,制定《浏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工作指南》,创造性地实施“四张图”统筹治理。——城市斑点图(将全市244个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定位到城市规划图,划分34个老旧小区更新单元,进行集中连片规划)——血脉经络图(以修复整治小区管网管线为依托,完善“水、电、路、气、网”等基本功能,打通单元经脉)——功能布局图(以15分钟生活圈为基础,科学设置“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厕、园”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精神风貌图(注重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地域特征和传统街巷肌理,注重业态培养、产业升级)。三是“一盘棋”统筹资金。以浏发集团为主体,统筹上级补助、本级配套和融资资金。今年本级配套3921万,正在申报债券1.8亿元待发行,加大与北京愿景集团的洽谈力度,同时建立业主合理出资机制。比如淮川街道金城公寓小区,30户居民自发筹集资金36750元。
二、“三大抓手”解疑难
老旧小区改造主体不一、意见不一、诉求不一,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怎么办?我们让群众说了算。一是坚持把话筒交给群众,破解“民意收集难”。在改造过程中,我们每改造一个单元,就把话筒交到哪个单元,居民当面提意见,街道、部门现场收集解答。此外,还建立微信群,将“微话筒”传递到千家万户。今年来,浏阳开展活动100多场次,化解问题854个。比如朝阳社区金都大厦小区改造要拆除花池变停车位,有个居民不同意,他多年修理小区绿篱浇护树木,对花池有感情。街道了解情况后,在保留且优化绿化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居民休闲区并增添车位。居民接受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还主动担任起小区的改造项目监督员。二是用好“党建+微网格”,破解“违章拆除难”。浏阳开展“党建+微网格”工作,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就熟”原则,以20-30户为一个微网格,选任了1000余名微网格长,每个微网格长承担“四员”职责(政策法规宣传员、民情信息收集员、和谐稳定促进员、推动发展引领员),带领开展前期调查等工作。确保真正做到责任压实在网格、难题化解在网格、成功拆违在网格。今年24个项目拆违达30000多平米。如西正社区农械厂小区内搭建的煤棚、杂物间等违章建筑共160余处,涉及居民140多户。西正社区利用“党建+微网格”,开展“夜谈会”“网格会”“楼栋会”,从微网格长主动拆、党员带头拆,慢慢变成住户自愿拆,不仅拆了煤棚子,还拆了店铺子,两个月内小区违章建筑全部顺利拆除。三是创新吹哨报到,破解“问题解决难”。在实际中,“微话筒”收集到的民生问题,有些是“微网格”啃不下、社区啃不动,或者街道啃不烂的“硬骨头”,怎么办?浏阳2019年在淮川街道试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民生吹哨、部门报到”,通过“日常哨”“集结哨”“攻坚哨”,分级分类解决问题(“普通哨”由小区社区吹,相关职能部门应哨;“集结哨”由街道站所吹,多个部门“联动应哨”;“攻坚哨”由街道党工委吹,市委市政府应哨)。目前浏阳各微网格通过“吹哨”方式累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400余个。比如老城管局宿舍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有小区居民反映宿舍后面的围墙因年久失修出现倾斜,存在安全隐患。小区、社区、街道分级吹哨,市城管局、住建局、应急联动作战,不仅拆了围墙,还对墙面的破洞、裂缝等进行了修缮,赢得居民点赞。
三、“三项创新”求实效
旧改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我市大胆创新,推动旧改顺民意、能落地、提档级。一是改造模式的创新。结合实际,探索实践了“四统四分”工作法,即统一设计、分开立项,统一招标、分开预算,统一实施、分开结算,统一验收、分开迎检。将房屋主体和配套基础设施两大项改造,统一设计改造方案,分开立项,房屋主体部分归口住建部门,配套基础设施归口发改部门;对两大项统一招标,同一个队伍施工,按上级要求分开预算;将两大项同时实施,按上级要求分开结算;两大项统一验收,分开做迎检资料。二是项目生成的创新。以管线建设统筹项目实施顺序,地下管网改造一次就不能再重复开挖,以城市一级管网、二级管网、三级管网的梯次顺序,匹配老旧小区单元改造计划,再匹配配套基础设施改造计划。全市依“四张图”“三个匹配”建立项目库,街道、部门根据项目库提出年度项目实施计划请求。三是审批流程的创新。——立项审批即报即批。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老旧小区项目,不需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无需批复可研。不涉及占地面积与用地性质调整、土地权属变化的改造项目无需办理建设项目选址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用地手续。——工建许可联合审批。成立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联合审查评审专家库。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以不报批概算。自然资源局不再进行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住建局不再进行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图审查。——重点环节严格把关,所有老旧小区项目开工前必须报建,市纪委监委参与标后管理,坚决杜绝转包分包行为、打击不按标书履约行为;施工后严格把关。验收环节由街道、各部门,以及小区所在社区、居民代表对工程项目进行联合验收,并报住建部门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