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沙房地产调控新政点赞—五论促进长沙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时间: 2018-07-01 10:41

    626日起,长沙市实行升级后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从项目监管、土地出让、购房资格、户籍管理、打击炒房等方面对楼市进行全面调控,重点遏制投机炒房等市场乱象。

    此次长沙及时出台调控新政,是正视房地产市场问题、直面百姓关切的积极作为,强化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值得点赞。

    近段时间,主流媒体就长沙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的乱象密集发声,旗帜鲜明地提出长沙房价非理性上涨背后是炒房投机行为作祟,传递出长沙的住房只为长沙市民服务,只为来长沙创业就业者服务的清晰信号,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也引发舆论广泛而积极的关注。住建部等国家七部委日前决定,在长沙等30个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佐证了长沙房地产调控新政的出台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长沙房地产调控新政很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打击投机。事实证明,只有打击投机,才能真正保障刚需。有效抑制投机炒作、规范楼市秩序,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刚性购房需求的前提。有资料显示,目前长沙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要花10年以上的积蓄才能买得起房,如果容忍各类投机行为继续兴风作浪,放任房价漫无边际地上涨,最终受伤害的只会是那些真正的刚需者。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犹如硬币的两面。权衡利弊,讲究的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长沙调控新政设置的门槛,短期内可能会让一部分刚需受到影响,比如刚落户长沙的高校毕业生、改善型住房购买者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乱象得到有效抑制,房价真正稳下来了,就会惠及真正的刚需,就能保障那些真正没有住房、收入不高的人群实现安居梦风物长宜放眼量,对这一点,需要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同时要警惕那些市场乱象的幕后推手上下其手,混淆视听。

    或许有人会说,长沙房价走高,主要是供地不够,土地供应多了,房子就会多;房子多了,价格就会下来。从经济学一般原理来讲,这个观点并没错。但当一个产品被众多投机者炒作以后,供需规律就很难起作用了。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疯狂的君子兰事件,还是近年来出现的豆你玩”“蒜你狠”“向前葱等现象,都是如此。环顾四周,不少城市供地不断增加,房子不断建造,房价却不降反升。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少人把房子当作投机产品进行炒作、或者作为一种准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以获取投机利差式超额利润,让房子背离了居住的功能与定位。可见,投机炒作盛行,价格问题就很难通过从供需入手来予以解决。

    目前,长沙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5.5平方米,套均住房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单凭数据来看,这样的标准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不少发达国家的水平。对于这一数据,有人可能不认同,认为自己被平均了。确实,当前不少市民还在为一套像样的居所苦苦以求,但数据不会撒谎,只能说明相当一部分人囤积了比平均数高得多的房产。这些房产闲置在那里,在等待更大的利润空间。

    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更加要珍惜土地,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如果一个城市无限制地供地建房,最后会带来整个城市的规划出现大的问题。盲目扩大住宅,使城市不仅面临着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短缺和交通、管网、废弃物治理等基础设施失衡、滞后的近困,还将带来一些政府因土地财政而形成债台高垒、全社会财富脱实向虚所衍生的远忧。这种极其严重的负面效应,一些国家早有前车之鉴。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靠大量供应土地来解决楼市供需矛盾、保障刚性需求,无异于缘木求鱼。

    也许还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长沙调控新政会不会打压人才?确实,对一个地方、一个城市而言,人才是最可宝贵的第一资源。但如何看待人才,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各地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还需要保持理性和定力。对特殊人才、有功之臣实行鼓励激励政策,这是应该的,一定意义上也是必须的,但不宜把住房等公共产品作为争夺人才的唯一筹码。对待人才,我们既要重视学历,更要看重能力和贡献,不能简单以学历高低分配公共产品。还是那句话,人才新政问题,我们不去赶热闹、也不去图花哨,而是扎扎实实做好稳房价、优安居的工作,让人才真正触摸到长沙这座城市的温度、感受到来长沙发展的温暖。换句话说,长沙的房价稳住了,社会和谐、城市宜居,就会形成吸引人才的磁场,就能真正筑就人才高地

    一项政策出台,执行过程中肯定会有不断优化、适度完善的过程。我们看到,长沙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后,既坚持了打击投机炒房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同时也进行了适度的微调优化,尽量不让真正的刚需受到误伤。只要我们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定力、精准施策,长沙房地产市场就能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就会不断提升,长沙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湖南日报2018711版)

    我要举报
    举报电话:0731-88950102
    来信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驻
    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
    邮编:410116    总值班电话:0731-88950000
    公安备案号 43011102002159
    省政务中心办事咨询:0731-82213849
    政务A10窗口 (三类人员): 0731-82210779
    政务A12窗口 (建筑业资质): 0731-82213849
    政务A13窗口 (勘察、设计资质及注册人员) : 0731-82210772
    政务A14窗口 (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测资质): 0731-82210773
    政务A16窗口 (建造师) : 0731-82210775
    政务A17窗 口 (造价工程师、房地产、监理资质、外省企业入湘信息报送) : 0731-82210776
    主办单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单位: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46 备案号:湘ICP备10205723号-2

    为长沙房地产调控新政点赞—五论促进长沙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27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