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古镇古村古建筑保护利用建议

      时间: 2020-06-24 17:07

    湘建提复〔2020〕34号A类公开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

    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106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省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古镇古村古建筑保护利用建议》收悉。经商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现答复如下:

    湖南古镇古村古建筑数量众多,资源丰富。全省共658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列全国第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48个。

    一、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情况

    (一)加强制度建设,着力长远保护。2017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5号),对我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201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将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纳入重点实施内容,确保村落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切实改善。此外,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传统村落中文物保护工作,湖南省文物局编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指南(试行)》。部分市州、县市区结合实际也相应制定了地方法规及相关政策。如,湘西州率先出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条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郴州、长沙市也相继出台了保护条例。

    (二)积极开展古镇古村古建筑普查。2012年起,我厅先后会同相关部门5次开展传统村落普查,开展并完成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现状统计以及潜在对象摸底普查和普查评估工作,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两次开展古村落、古民居专项调查。据湖南省文物局登录的数据,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录文物点20366处,其中古建筑6420处,约占总量的31.53%,与古镇古村关联紧密的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831处,占总量的18.81%,两项共计10251处,占比超过了50%,据不完全统计,此类文物的建筑面积多达1.2亿平方米以上。

    (三)积极争取支持,加强资金整合。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各部门发挥职能和资源优势,加强资金整合,统筹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加大对古镇古村古建筑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据统计,全省348个传统村落累计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0.44亿元。2012年以来,我省共投入约8亿元中央和省级资金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文化文物部门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累计获得用于传统村落内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8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各市州县市区也逐步加大财政预算用于古镇古村古建筑保护,如,凤凰县争取上级资金4.92亿元,自筹8.378亿元,共计13.298亿元,保护维修文物景点100余处、历史街巷80余条。

    (四)加强统筹指导,坚持规划引领。为防止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省级层面编制《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2030)》《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技术导引》《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关于加强我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通知》,统筹指导全省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我省已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658个村已全部编制村落保护规划和村落档案。2019年,我厅率先在全国推行中国传统村落规划简本编制,方便县镇村及村民熟知、了解本村的传统村落资源。

    (五)加强宣传展示,提高传承活力。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与湖南卫视等省内主流媒体合作,开展传统村落专题报道,提高传统村落公众知晓度。编印《湖南传统村落》《湖南传统建筑》《湖南传统民居》等系列丛书,得到广泛好评。二是做好数字博物馆建设。目前我省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17个,其中10个中国传统村落入驻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提供人才支撑,自2014年开始,我厅连续四年组织专题培训,邀请国家和省内专家授课,组织相关市县介绍保护发展经验,累计培训市县乡村四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和驻村专家1000多人。

    (六)实施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20145月,国家文物局推出了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的举措,我省28个传统村落入选,累计争取到文物保护专项资金4.6亿余元。省文旅厅制定《湖南省28个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使全省传统村落中的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消防设施得到了质的提升。2020年,财政部、住建部共同组织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我省推荐的湘西自治州从全国60个市州中脱颖而出,列入10个示范市州之一,将获1.5亿元中央财政补助。

    二、对具体建议的回复

    (一)关于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的建议。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是百科式、全景式传统村落展示的数字化平台,是向全世界展示我省中国传统村落的重要平台。下一步,我厅将加大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馆力度,逐步推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全覆盖,2020年我厅计划新建50个以上的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同时,进一步督促县级人民政府加快建立村级规划建设管理员制度,明确优化村级组织职能设置,健全完善村级管理机制。

    (二)关于深入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的建议。保护发展规划是保护的依据。下一步,我厅加大对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督促未完成规划编制的名城名镇名村尽快完成;结合自然资源部门正在推进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空间保护。

    (三)关于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保护的建议。传统村落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居住地,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传承。一方面,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加快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提高村民居住的舒适性。另一方面,科学合理利用传统村落特色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盘活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通过文旅融合水平的提升化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让村民从传统村落保护中获得回报,让传统村落从文旅产业中得到更好保护,逐步营造出传统村落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将突出抓好一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四)关于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实际行动的建议。在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中,全省各级住建、财政、文化、文物等省直部门立足各自职能优势,在资金、项目、政策扶持等对古镇古村古建筑加大倾斜。各市州和县市区也十分重视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发展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领导和工作机制,形成了领导有力、组织到位、配合有序的工作格局。

    (五)关于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保护开发的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牵头部门职责,做好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法规出台前的调研论证工作,尽早出台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建立中国传统村落预警、退出制度,实施动态监管,确保规划落地。

    再次感谢你们对古镇古村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620

    联系单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

    人:郭茜   0731-88950421

    我要举报
    举报电话:0731-88950102
    来信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驻
    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
    邮编:410116    总值班电话:0731-88950000
    公安备案号 43011102002159
    省政务中心办事咨询:0731-82213849
    政务A10窗口 (三类人员): 0731-82210779
    政务A12窗口 (建筑业资质): 0731-82213849
    政务A13窗口 (勘察、设计资质及注册人员) : 0731-82210772
    政务A14窗口 (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测资质): 0731-82210773
    政务A16窗口 (建造师) : 0731-82210775
    政务A17窗 口 (造价工程师、房地产、监理资质、外省企业入湘信息报送) : 0731-82210776
    主办单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单位: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46 备案号:湘ICP备10205723号-2

    关于加强古镇古村古建筑保护利用建议

    1232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