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株洲市申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建议
时间: 2022-06-02 16:29
湘建建复〔2022〕76号 A1 公开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十三届
人大五次会议第1305号建议的答复
姚献其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株洲市申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的建议》收悉。经商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现答复如下: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直以来我省坚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15年,中央批复我省常德市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我省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湘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确定岳阳市、津市市、望城区、凤凰县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地区。2021年国家启动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我省推荐岳阳市成功入选2021年首批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今年3月我厅指导岳阳市完成了2021年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绩效评价,评为A档城市(全国仅5个城市)为我省争取了两个2022年的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推荐名额。截至2021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为601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9.07%。近年来,株洲市能够结合本地区实际,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制度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方案等,持续开展“六水共治”攻坚,全市69个易涝点及纳入国家监管的33个黑臭水体项目完成整治。提前完成水利部通报的8个取水户超许可取水问题整改,创建节水载体116家,全面完成取水计量在线监控建设任务。完成城区市政管网普查2355公里(含渌口),建成株洲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排水管网智慧化、账册化管理。采取“厂网河一体化模式”推进白石港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引进三峡集团合作推进株洲市中心城区污水深度治理,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制度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规划方案等,为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作了大量准备工作,截至2021年底,累计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16个,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4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比例27.5%。现就您所提出的建议和请求做如下答复:
一是我省已启动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省级试点工作,根据财政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2〕28号),省财政厅 省住建厅 省水利厅《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省级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22年4月27日财政厅、住建厅、水利厅组织专家开展了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省级试点竞争性评审,根据专家现场评审结果,确定2个地级城市、2个县级城市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同时两个地级城市推荐申报2022年国家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株洲市经过资料和竞争性评审,成功入选2022年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省级试点,获得省级财政补助资金5000万元,同时推荐株洲市申报2022年国家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如果成功入选国家级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亿元。
二是我厅于4月29日组织省内海绵城市建设专家指导株洲市对申报材料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完善,并邀请岳阳市对株洲市就资料审核和视频答辩进行了指导。后续我厅将会同省财政厅等职能部门就株洲市申请国家示范城市持续跟踪指导,并积极对接中央部委做好对接协调工作。
三是我们建议,无论是否争取到国家级示范城市,株洲市作为省级示范城市都应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区要以目标为导向,统筹规划、强化管理,通过规划建设管控制度建设,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老区要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补齐设施短板,“干一片、成一片”,力争通过集中建设,控制雨水径流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全面、有效落实,为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提供示范经验,推动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感谢您对我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5月28日
联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徐碧波
联系电话:0731-889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