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美丽湖南的建议

      时间: 2021-05-25 14:57

    湘建建复〔202168B1公开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十三届

    人大四次会议第0526号建议的答复

    李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美丽湖南的建议》收悉。经商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宣传培训的建议

    垃圾分类不仅需要设施的完善,更需宣传培训的全面推进。2020年,垃圾分类宣传方面,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广播电台、红网等省直主要新闻媒体通过专题专栏、新闻评论、刊播公益广告、开展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对垃圾分类进行广泛宣传报道,为全省党政机关和长沙、岳阳、常德等市州推进垃圾分类、建设美丽湖南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将开展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关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评内容,积极推进以河小青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我厅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宣传,举办了新湖南新时尚生活垃圾分类地铁专列发车仪式,建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地铁主题站厅,全面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和知识,营造生活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印发了《湖南省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手册》和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培训教材,创建慧分类惠潇湘生活垃圾分类微信公众号。联合省人大环资委、省政协人资环委和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配合省电影局制作了《生活垃圾分类小故事》动画片。垃圾分类培训方面,召开了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培训会,举办了全省厨余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论坛,组织各地走出去赴深圳、广州等城市考察学习,将其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进经验学回来;开展了全省垃圾分类考评员和宣讲师培训,近1000人参训。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加强宣传培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媒体宣传引导。持续发动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公众宣传和舆论引导,引导各地结合当地特色制作刊播一批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全省范围内征集一批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联合湖南日报等媒体举行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创新创意大赛,营造良好氛围。二是持续强化重点群体学习培训。将相关重点内容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纳入学习强国湖南平台、红星云等重要推荐内容,聚焦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教育。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参与垃圾分类的培育。开展垃圾分类百千万工程(即每个市州培养100名宣讲师、1000名督导员,10000名志愿者)。

    二、关于提高收运和处置能力的建议

    垃圾分类设施只有与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系统各环节做到衔接匹配,无缝对接,才能发挥好整体效应。目前,我省垃圾收运体系和终端处理设施逐步完善。垃圾处理方式转型,加快以垃圾焚烧为主的终端处理设施建设,2020年建成焚烧发电项目5个,新增处理能力2450/日;在建18个(其中新开工13个),设计处理能力16650/日,年度新增项目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焚烧发电厂13座,处理能力达到1.73万吨/日,占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的41.5%。通过填埋场整改提质,共投入整改资金12.23亿元,填埋场处理能力和保障作用大幅提升。加快推进分类收集设施、分类运输设施、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保证各类垃圾有处可去、转运及时、有设施处理。全省现有已核准的有害垃圾中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约94万吨/年,利用废弃物再回收利用、低温裂解利用、焚烧、水泥窑协同处置及安全填埋等技术手段,降低了家庭源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全省正在以末端设施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全链条体系。

    下一步,我们在提高收运和处置能力方面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补齐垃圾投放收集设施。根据本地生活垃圾的产生规律和种类特点,建立高效有序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现有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升级改造,有条件的可以增加分选设施,实现对分类垃圾的暂存、称重、减量、分选等功能。配套分类收集设施设备,合理布局分类垃圾桶、垃圾收集容器和各类收集点。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采用定时定点收集方式,减少甚至取消固定垃圾桶。二是配套分类运输系统。要求各地加大投入,更新老旧垃圾运输车辆,配备满足垃圾分类运输需求、密封性好、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加快构建与分类处理相衔接的收运网络,特别是要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收运系统,鼓励有资质的企业积极参与分类收运工作。有条件的地方,鼓励采用车载桶装、直运等运输方式。三是加快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到2021年设市城市焚烧占比达55%以上。规范垃圾卫生填埋场管理,加强垃圾处理保障性作用;尽快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原则上每个市州至少建设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统筹处理市州域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确保2021年全省地级城市(含吉首市)实现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合理制定并实施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纳入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害垃圾中危险废物环境监管纳入生态环境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内容,督促依法取得许可的转运企业在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转移备案,运行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转移至利用单位或处置中心进行安全处置。到2025年全省各市州形成类别齐全的垃圾处理设施体系,满足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三、关于加强源头分类管理的建议

    源头分类管理垃圾分类取得实效的基础,分类收集是垃圾分类的关键一个环节。根据《湖南省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投放至对应的收集容器内。鼓励居民在家中滤出厨余垃圾水分,采用专用容器盛放,减少塑料袋使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

    下一步,我们在将按照投放指南的要求,积极引导居民投放,提高投放准确率。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标准和评价方面,将分类投放作为重要的评价方面,督促和引导居民准确投放垃圾。鼓励各地依靠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力量,发动社区党员骨干、热心市民、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宣传和现场引导,监督生活垃圾分类。启动生活垃圾分类的社区,要安排现场引导员,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现场宣传和引导,做好台账记录,纠正不规范的投放行为。同时编制《湖南省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标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收集点,健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体系。

    四、关于健全考评体系的建议

    2020年,省委财经办、省生态环境厅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市州绩效评估、污染防治考核的重要内容,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我厅出台《湖南省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召开全省垃圾分类考评员培训会,经培训考核,建立了100多人的考评员队伍。联合省机关事务局对各地公共机构和示范片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了评估。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出台《湖南省2021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商务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生活垃圾工作评估并及时通报。编制发布《湖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和评价标准》,对生活垃圾示范片区进行评价。将垃圾分类相关重要内容纳入即将出台的推进文明城市全域创建的意见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意见,纳入各级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内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真抓实干等评先评优内容等。

    五、关于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引导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主要包括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2017—2020年,针对我省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相对滞后的情况,省财政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积极商讨对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中西部地区补短板资金支持,从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引导专项资金中安排约7600万元支持各地开展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和治理工作。

    下一步,省财政将继续会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积极向中央争取相关资金,统筹整合省级相关资金,综合运用补助、专项债、PPP等政策工具,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更好地支持我省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考核、评价后,实施效果好、示范效应强的,纳入真抓实干相关奖励,在安排相关资金时予以重点支持或政策倾斜。

    感谢您对我省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1521

    联系单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

    联系电话:0731—88950217联系人:李

    我要举报
    举报电话:0731-88950102
    来信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驻
    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
    邮编:410116    总值班电话:0731-88950000
    公安备案号 43011102002159
    省政务中心办事咨询:0731-82213849
    政务A10窗口 (三类人员): 0731-82210779
    政务A12窗口 (建筑业资质): 0731-82213849
    政务A13窗口 (勘察、设计资质及注册人员) : 0731-82210772
    政务A14窗口 (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测资质): 0731-82210773
    政务A16窗口 (建造师) : 0731-82210775
    政务A17窗 口 (造价工程师、房地产、监理资质、外省企业入湘信息报送) : 0731-82210776
    主办单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单位: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46 备案号:湘ICP备10205723号-2

    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美丽湖南的建议

    19366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