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潇湘绿道的建议
时间: 2020-04-29 15:06
湘建建复〔2020〕44号 B1类 公开
湖南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
三次会议第2303号建议的答复
曹乐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潇湘绿道的建议》收悉。经商省体育局、省林业局、省文旅厅、省自然资源厅,现答复如下。
绿道是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绿道主要由游径系统、连接线、配套设施和驿站等4大部分组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提出要“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绿道建设,在《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里提出“新增绿道2万公里”,并于2016年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我厅于2016年、2018年先后印发《长株潭城市群城际绿道网总体规划(2016-2020)》《湖南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南(试行)》,规划了“一心一环一横三纵”的长株潭城市群绿道网体系。我省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吉首市等城市都先后开展了绿道规划建设工作。
2019年,省体育局联合我厅和省发改委等单位共同成立“湖南省潇湘健身步道领导小组”,并联合下发《湖南省潇湘健身步道工作方案》,力争到2030年,全省建成6万公里潇湘健身步道。《健身步道配置指南第1部分:登山步道》《健身步道配置指南第2部分:健走步道》《健身步道配置指南第3部分:骑行步道》三项标准已于2020年2月出台。截至目前,省体育局共投入1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潇湘健身步道示范工程的建设,并计划从2020年开始,对14个市州潇湘健身步道建设分年度进行验收,有序推进潇湘健身步道建设工作。
2014年以来,省林业局以“绿色通道”建设为抓手,实施《湖南省“绿色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全省已通车的134841公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等通道沿线的造林绿化达标任务。2019年,省林业局印发《湖南省森林旅游与康养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要求在全省范围内结合全域旅游和绿道建设等,以道路为骨架,构建绿色旅游通道网络,建设内容包括车行风景道、森林骑行廊道、森林步道、城市绿道、森林康养步道与游览步道等。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的意见》(湘政办发〔2018〕83号)和省林业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去年印发的《湖南省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2019-2023年)》,
下一步,我省还将加快推进省级生态廊道建设,构建“三山”大尺度生态廊道、“一湖四水”中尺度生态廊道、“骨干路网”小尺度生态廊道、“一心一带九核“等生态廊道重要节点为主体的网状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为潇湘绿道建设铺就山水林田湖草底色。
为加快发展休闲绿道与步道旅游建设,省文化旅游厅在《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5)》(修编)中明确提出建设标准化湖南休闲绿道网络,打造湖南绿色休闲廊道和文化展示走廊,培育“骑行湖南”的绿道休闲品牌。加快城市休闲绿道网、乡村休闲绿道网和景区休闲绿道网建设。依托湘黔古道、湘粤古道、秦汉古道、潇贺古道、湘川古道、茶马古道等历史古道遗迹,建设一批国家休闲步道。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快建设一批森林步道、森林骑行道、森林风景道。
省自然资源厅正在组织编制的全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战略定位之一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提出构筑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构架,以“湘、资、沅、澧”为脉络的“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湖湘模式”,并鼓励各地结合地方特色根据需求编制绿道专项规划。
下一步,我厅计划结合潇湘健身步道、绿色通道、生态廊道、休闲步道等相关项目开展,借鉴学习广东、浙江等先进省份经验,就绿道工作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标准文件,编制全省绿道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以绿道串联全省城乡绿地、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和历史文化遗迹,打造具备休闲游憩、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生态安全等多种功能和湖湘地域特色的潇湘绿道。我厅将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申报要求的绿道相关项目予以资金倾斜支持。
湖南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4月28日
联系单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
联系人:康娅琳
联系电话:0731-889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