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建设要闻
    返回上一页

    袁湘江副厅长在2013年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布置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 2014-10-15 09:18

    在2013年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布置会议上的讲话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袁湘江
    2013年3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的工作布置会议十分重要,我厅非常重视。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厅已对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做了安排。此次召集市州、县市区两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分管局长和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工作布置会议,再动员,解读政策,明确目标,布置工作,落实责任。我厅根据当前形势和任务,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通知》,请各市州、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按照《通知》要求,认真执行,抓好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此次会议十分重视,村镇建设司农房处处长白正盛同志亲自与会指导,给我们讲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信息中心专家徐昊同志给大家讲解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信息录入系统管理,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当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全面进入角色
          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贯彻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客观需要,是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顺民意、惠民生,是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求我们务必做好、做扎实、做出成效,做到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放心、农村困难群众得实惠。前几年民政部门牵头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省的农村危房改造33万户,开工率、竣工率在全国分别位列第2位、第1位。这既为我们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压力和鞭策,保持这样一个工作水平很不容易、难度不小,必须引起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务必树立起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斗志、扎实认真的作风投入下阶段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一)全面落实职责。要积极主动衔接市州、县市区政府,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牵头职责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调整到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编制和工作经费,完成工作和档案资料的交接。同时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乡镇机制,加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的具体工作基础在乡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乡镇工作基础非常关键。
          (二)认真学习总结经验。前几年民政部门牵头这项工作,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主动与民政部门加强衔接,上门求教、虚心求教,认真学习、总结归纳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做到心中有底、处事有方。
          (三)建立高效的系统内部工作机制。在充分借鉴民政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对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要求、人员及设施配备、工作责任落实、工作经费保证、工作纪律、工作检查考核等逐项予以明确,确保宣传发动、学习培训和整章建制全面到位。一季度以内,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务必实现人到心到、职责职能到、工作机制到,全面进入角色。
          二、全力推进工作
          (一)加强牵头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把手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领导和部门积极配合,切实履行好这项工作的牵头职责。要积极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积极协调整合各方资金解决地方资金配套问题,组织动员社会技术力量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乡镇民政机构熟悉农村困难群众,与他们交往较多,了解困难群众的困难程度和家庭情况,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也相对丰富,要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乡镇民政机构的积极性,在补助对象确定和补助资金投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发挥优势,提升农村危房改造的整体效能。当前,新农村建设、村镇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农村集中连片建房、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环境治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以及扶贫安居、库区移民、生态移民、异地扶贫搬迁、渔民上岸安置、自然灾害倒损农房恢复重建等工作均在积极推进,村镇建设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从“十二五”期间开始,国家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发挥好部门优势,做好农村危房改造与村镇建设紧密结合这篇文章,提升农村危房改造的整体效能。
          一是加强统筹。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农村危房改造与村镇建设的各项工作。新建房屋选址要符合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尽量利用空闲地、荒地和山坡地,规避自然灾害频发区、采矿塌陷区、山洪及地质灾害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及交通条件恶劣区。改造和新建的房屋要突出特色,满足生产生活要求,尊重当地习俗,与农村集中连片建房、村容村貌整治和特色民居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有机融合。
          二是优化技术措施。优化农村危房改造设计施工的技术措施,力求就地取材、就近取材、节约用材、集约用材,坚持安全环保、经济适用、节能省地。开发利用好县(市)域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的生产能力,实现建筑构配件工厂化生产供给,优先采用钢筋水泥预制构配件,减少木材使用,彩条布、薄膜、油毡不得裸露。坚持一户一策,认真进行成本分析,在能够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旧房改造加固方式,不得随意拆旧建新。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积极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与村镇建设的技术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技术推广政策,提升农村危房改造与村镇建设的产业化程度。大力推进农村建筑工匠培训认证,培养壮大农房建设队伍,提升其能力和水平。组织技术力量,加强对危房改造与村镇建设的培训和现场巡查指导,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不断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三)尽职履责,出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全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务必认真履行农村危房改造各项工作职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狠抓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争先创优,实现“保透明公正,保工程质量,保任务完成,保建设效能,保群众满意”的“五保”目标。
          一要尊重群众、公正透明。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加强宣传发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坚持群众自愿自主原则,由群众自愿提出危房改造申请,在设计方案选择、建房选址方面既坚持依法办事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建设组织方式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愿的前提下才能组织统建。把好入口关,优先帮助经济贫困、住房危旧、住房太小或无房的农户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杜绝将关系户、富裕户、住户条件满足基本要求的农户纳入扶助对象的现象。要做到“七公开”,公开扶助政策、公开补助投放、公开申请条件、公开申请流程、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结果、公开监督渠道,实现阳光透明和公平公正。各地要在民政部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摸清家底,抓紧开展补充调查、危房鉴定、建立台帐、汇总上报省厅,作为下一阶段确定补助对象的基础。
          二要加强标准和规模的控制。因地制宜,把好农村危房改造的标准和规模这个关口,改造加固的危旧房人均生活用房面积控制在35平方米以内,新建住房人均生活用房面积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1人户的危旧房改造和新建住房生活用房面积控制在45平方米以内,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只能修建一层且层高不允许超过3.6米。各地要加强宣传、讲明政策、严格检查把关,防止贫困农户因超标准超规模进行危旧房改造加固和新建住房而严重负债。
          三要把好质量安全关。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各地要从选址、设计方案、原材料和构配件使用、施工操作、竣工验收等环节着手,强化指导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要注重发挥农村建筑工匠的作用,加强过程控制,让群众建得放心,住得安心。
          四要把好资金投放关。加强补助资金管理,落实全程监督,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把钱打到群众个人银行帐户。用好用准用严每一分钱,严格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堵塞漏洞,严查严办挤占、截留、挪用、贪污行为,要以乡镇为单位向群众公布年度补助资金的投放情况。
          五要严格档案资料管理。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尽快与同级民政部门办理档案资料和信息系统的交接,同时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知》要求,配齐设备、安排专人承担危房改造农户的档案信息录入工作,确保录入及时、资料信息准确完整。危房改造农户的档案资料按照一户一档、统一格式的要求,分类别、分年度、分乡镇整理归档,接受有关检查验收。
          六要确保工作进度。今年国家已预拨我省9亿元农村危房改造,我厅已会同省财政、发改作了初步安排,各地要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把指标分配到各乡镇,抓紧开展前期工作,确保第一批工程进度。同时,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各市州要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尽快组织县、乡两级干部进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和专业技术培训,力争达到负责人员掌握、其他人员熟悉、群众知晓。要贯彻特事特办的原则,落实好有关惠农政策,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的各项工作,事先周密部署、过程加强检查、不力严肃查处、完成严格验收。工作重心要下移,依托乡镇政府不放松,发挥好村组的作用,责任到人,奖惩明确,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同志们,完成好下阶段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有许多问题和疑惑还需要我们一起去研究解决,希望大家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及时反映和总结,加强上下的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工作。大家回到后要认真做好汇报、传达、学习和安排部署。我相信,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决不会辜负省委省政府的信任重托,决不会辜负农村困难群众的热切期望,齐心协力、攻艰克难,圆满完成任务。
          谢谢大家!
     

    我要举报
    举报电话:0731-88950102
    来信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驻
    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高升路266号
    邮编:410116    总值班电话:0731-88950000
    公安备案号 43011102002159
    省政务中心办事咨询:0731-82213849
    政务A10窗口 (三类人员): 0731-82210779
    政务A12窗口 (建筑业资质): 0731-82213849
    政务A13窗口 (勘察、设计资质及注册人员) : 0731-82210772
    政务A14窗口 (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测资质): 0731-82210773
    政务A16窗口 (建造师) : 0731-82210775
    政务A17窗 口 (造价工程师、房地产、监理资质、外省企业入湘信息报送) : 0731-82210776
    主办单位: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单位: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46 备案号:湘ICP备10205723号-2

    袁湘江副厅长在2013年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布置会议上的讲话

    939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