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明总工程师在全省建筑业技术创新暨建筑节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 2014-02-12 12:01
(根据录音整理)
我重点谈一个问题,就是从设计角度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及设计服务。
大家知道,建筑能耗占到全部能耗的近30%,其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国家都已颁布了相应标准。当前,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前不久,清华大学和建研院对在京的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相关政府办公机构以及商场、写字楼、医院、交通建筑等进行了节能调查。据调查反映,北京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用电与美国处于同一水平,为住宅单位能耗的10到20倍,一般性公共建筑电耗是发达国家的40%到50%,但单位面积住宅电耗仅为发达国家的1/3到1/2。不过这并不说明我们的居住建筑节能已经做得相当好了,而是居住水平的舒适性相对来说比较低。在我国特别是我省,很多老百姓是以牺牲舒适性为代价,有时天气比较热或比较冷时并没有开暖气或空调,也就是说有些能耗并没有真正上去。但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这一块,从北京的调查情况看,可以说是非常可观的。去年培炎副总理受家宝总理委托,专门组织召开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专家座谈会,明确提出了五点指示;今年1月,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这充分说明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管理已引起中央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则充分反应出大型公共建筑在能源消耗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尽管国家现已颁布了一些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但根据北京市的调查情况看,在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以及施工运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空调及照明等系统的设计不合理。第一是空调系统的设备选型过大,这一点非常突出,在我省很多公共建筑的设计审查过程中也发现了同样问题,包括新风量、设备选型都偏大,与国外相比大很多倍;第二是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整个系统结构考虑不周;第三是盲目提高设计标准,导致设备的低效率运行或者系统大量的无效能耗。二是施工及缺乏粗调节导致整个系统不完善。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专门节能监督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安装情况、粗调节状况等进行监督和管理,导致有些设备误安装,设计中的节能意图因为施工的随意改动而得不到实现,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白白浪费能量。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风口的连接;第二是系统中某些高效节能设备没有经过粗调节就直接运行,导致功能无法发挥。三是日常使用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虽然设备的系统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并有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无法通过合理调节与科学管理使各种耗能设备都能在高效和节能的状态下工作。如冷机不合理的旁通,水系统流量分配不均等等。冷却塔旁通、空调运行不当等导致能耗过大。第一是冷机选型过大,多台冷机闲置,长期处于待机状态,消耗了可观的电能;第二是冷机不合理的旁通;第三是冷却塔不合理的旁通;第四是花费大量经费装有的自控系统,不能按照节能的需求控制系统运行,控制器失灵造成空调系统能耗过大。四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管理不规范,没有完善的计量系统,北京市的调查反映,公共建筑中用集中空调的反而能耗大,用分体空调的反而能耗低,这说明计量问题非常突出;空调运行过程中办公人员使用方法不正确,如开窗通风使热气大量拥入,导致较大能耗;使用者自身行为不规范,下班不关电脑、白天开灯、室内控制温度设定过低、边开空调边开门窗等等。同时,他们也根据北京市的调查情况对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大型办公建筑节能潜力为12—45千瓦时/平方米,保守估计也在10—20千瓦时/平方米;中小型办公建筑节能潜力一般在5千瓦时/平方米。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如果都进行一般改进,每年可节约电1.5亿度,相当于节约5.25万吨标煤,按照一度电0.6元计算,一年可节约行政开支9千万元。我省今年一季度竣工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是172万平方米,一年下来也有600多万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节能问题应该引起设计和建设管理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下一步,我厅将重点贯彻落实建设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改进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面调查掌握我省公共建筑能源使用状况。对我省大型公共建筑能源使用状况,总体看我们还只有一些感性认识,具体到每年能耗状况如何并没有很切实的掌握。目前省建设厅设计处、科技处和省重点办,正会同湖南大学及省内建筑设计院,组织对部分省管工程项目进行公共建筑能源使用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我省公共建筑节能改进措施,刚才建新厅长提出的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定额就是很重要的措施。各市州对本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能源使用状况也要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北京是寒冷地区,湖南是夏热冬冷地区,两地在节能方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北京主要是供热方面,而我省更多的是制冷、空调方面。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设计服务,推动技术创新。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创新,最能体现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对于刚刚提到的一系列公共建筑能源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单位应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已有的一些公共建筑设计也要进行相关调查反馈,针对性地提出设计改进意见,以进一步完善并创新设计。三是切实严把施工图审查关。推进建筑节能的措施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靠领导重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第二、靠完善法制,依靠法制推动建筑节能;第三、靠科技进步;第四靠加大投入,加强完善市场。而其中加强管理和执法监督,在设计环节严把施工图审查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刚才建新厅长在报告中已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我认为,第一、对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施工图审查中必须严格执行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并且在设计评价方面,特别是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方面,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评价制度。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要调整设计,重大的调整必须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并且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之后才能实施,决不能擅自改变已有节能设计而进行调整改建,以确保已有节能设计落到实处。今年省建设厅已对全省施工图审查机构实施信息化管理,全省28家审查机构全部联网。对于每家设计单位的审查情况、一次审查通过率,每季度定期公示;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状况,特别是节能设计质量状况,都将在网上直接反馈,并接受社会监督。如果设计单位的设计不节能,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坚决予以曝光处理。另外,今后每年的设计评优,都将把节能设计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特别是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达不到相关要求的,不能参加设计评优。四是按照五部委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五部委《若干意见》已明确提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并逐步完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的监管体系,研究制定公共建筑用能设备运行标准及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能耗的统计制度。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已在国外和国内得到验证,是一项十分有效、便捷、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以此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节能措施,它能将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建立集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的合同能源管理体系,推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
来源:2007建设情况通报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