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湘江副厅长在全省上半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时间: 2014-10-13 14:57
(根据录音整理)
刚才,会上通报了2008年上半年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通报了全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督查的有关情况。省安监局何处长还通报了全省包括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并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狠抓安全生产相关政策文件的落实。
近几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层面来讲,还是从省内来说,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已较为完备,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在年初建管工作会议上,我就强调将今年定为“监督执法年”,重点是提高政策法规文件的执行力。但从近几次省厅组织的督查情况来看,相关政策文件执行力还是不强,这既有我们监管部门“执法不严”的原因,也有市场各方主体或是“知法而不守法”,或是“不知法、不懂法”的原因,主要表现是相当一部分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违法违规和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置之不理,处罚不到位,有的甚至视而不见。为什么省厅督查组在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地不能在督查之前及时消除,难道是具体责任监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就发现不了?省厅督查组人员也是从全省各地抽调出来,所以说关键还是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不作为。同时,一些企业不结合实际情况,将国家和省有关文件“以文贯文”、“一转了之”;有的企业不但对建设主管部门下发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文件不认真学习,即使是对企业自身有利的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文件也不太了解。所以,有的政策法规文件在行政部门一路畅通,但在企业却很难得到贯彻落实,有的到了企业又很难在项目部得到执行,导致相关工程建设政策法规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甚至有的企业和项目对我厅近来下发的一些文件闻所未闻,更无从谈起执行和落实。下阶段要狠抓安全生产相关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不仅要组织监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学习,也要组织企业认真学习,要切实形成监管部门“科学监督、严格执法”和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局面。一是督促各市州建设主管部门落实相关文件。上半年我厅组织对近三年来建设部和省出台的法规与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汇编了《建筑管理法规政策文件汇编》,各地要严格对照本部门和本机构职责,检查落实执行状况。对尚未落实或执行不到位的要尽快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到位。目前我厅已将各市州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情况列入层级监督考核范围,对落实不力、执行不到位的地区将在全省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行政不作为责任。二是加大政策法规文件在企业内部的宣贯力度。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工程建设法规政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抓好企业内部相关政策法规培训是实现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形势好转的有效途径。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层级监督考核为手段,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注重加大对企业负责人的政策法规培训和宣传,督促和引导企业加强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内部培训,做到有检查、有落实,确保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三是督促企业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相关文件的落实。项目是企业的载体,是维系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工程建设最直接的执行者。我们很多企业,在企业管理层形成了一套贯彻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的经验和办法,但是一到项目部,就是按项目管理人员的意识来执行,把相关政策法规执行放在一边。因此,企业要加大相关政策性文件在项目部的宣传贯彻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督促项目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各企业应将项目部是否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和依法依规建设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切实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
二、加大对违法违规主体不履行职责行为的行政执法力度。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规范有序的市场行为,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规范市场行为既要靠宣传引导,更要靠严格执法。我省在工程建设执法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上严下松、上紧下宽,监管不到位,处罚不够硬等问题,未能让市场违法违规主体得到应有的处罚,未能让其对违法违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相关安全生产法规政策未能对市场违法主体起到应有的约束和制裁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加强建筑市场行政执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仅要加强对违法违规主体的行政处罚,也要采取不良行为公示记录使其信誉受到损失。一是加大对施工现场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各地要严格按照省厅下发的《关于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执法的通知》、《关于强化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监督执法的通知》等相关安全生产政策文件,以施工现场为中心,加大对参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随意降低工程质量安全行为的执法力度,要按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强化日常巡查和跟踪监督,对违法违规项目要立即下达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通知,并建立台账,跟踪督促到位,及时检查整改结果;对拒不执行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通知的,要迅速向我厅提出行政处罚建议。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工程监理不认真履职行为的查处力度。我省监理单位和监理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监理单位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监理人员配备不足;部分监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职业操守缺失,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隐患或对质量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致使监理单位形同虚设,监理流于形式,监理费用压级压价现象比较严重。工程监理作为市场一方责任主体,有它的法定职责,我们要严格按照《湖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规程(试行)》规定,加大对工程监理的行政执法力度,使工程监理在市场上形成自我监督机制,切实履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理职责,对不依法履行有关法定职责的,坚决清出市场。三是严格执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实践证明,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对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的约束是行之有效的,但少数地区监管部门责任意识不强,监管制度不落实,徇私情、讲关系、自由裁量、随意性大。如有的地区一个季度下发了几十、上百份的隐患整改通知书,但上报省厅的不良行为记录却寥寥无几,有的甚至是零记录,这是明显的执法不严,是典型的监管部门行政不作为;还有的地方把下发的不良行为记录告知书当成了隐患整改通知,整改了就不记不良行为。执法不严、尺度不一,造成建设主管部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权威不够、震慑力下降,也造成我们监督人员成了施工企业的“安全员”,成了他们的“保姆”。下阶段我们要严格按照《湖南省建筑市场不良行为公示制度》,狠抓落实,对各市州上报的不良行为记录,省厅将根据各地下发整改通知书50%的比例进行检查,没有达到这个比例的,将其纳入层级监督考核当中,给予一定的扣分,力争做到不良行为记录上报全面、及时、有效,确保公示制度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三、形成多管齐下的立体监管网络。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处罚力度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要从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日常监督、加强对监管部门的层级考核、加强工程项目信息和建筑业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息的监管等方面入手,形成多管齐下的建筑市场监管网络。一是严格加强层级监督考核。上半年,按照《湖南省建筑市场监督执法考核办法(试行)》规定,我厅结合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活动,组织开展了对全省上半年建筑市场监督执法工作的考核,对1个市州建设主管部门给予红牌警示,对2个市州建设主管部门给予了黄牌警示。下半年,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层级监督考核力度,各市州要参照省厅做法,加强对所属县市的层级监督考核,加强对监管人员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建立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考核机制,真正做到责任落实、追究到位,确保各级各部门都有人监督考核。二是全面提高监督队伍执法水平。执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一支 “素质优良、客观公正”的执法队伍,要从 “看得出问题、查得清责任、拿得出措施、开得出罚单”等方面加快建筑市场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确保建筑市场执法效能的提高。各市州要继续按照《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与人员考核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加大对有关执法、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培训力度,不断充实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人才,进一步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人员素质,促进监管部门效能的提高。三是抓好“两个平台”相关数据的录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管信息平台”和“建筑业企业及执(从)业人员监管信息平台”,是实现建筑市场网络动态监管,提高监管效能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畅通这个技术瓶颈的有效办法,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行为,促进市场主体自觉提高诚信经营、遵纪守法的意识。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全力投入这项工作,未能按规定要求及时采集、录入相关数据或内容,导致市场主体违法违规、降低条件、一人多岗、弄虚作假等行为比比皆是。下半年,我厅将继续抓好“两个平台”在全省范围的推广和使用,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以及施工、监理、检验检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单位及执(从)业人员的基础数据库,并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厉打击资质资格挂靠、多处执业、擅自降低资质资格条件等行为,各地也要加快将辖区内工程项目的基本数据录入到监管平台来,从技术上防止无证上岗、一人多岗现象的发生。
四、全面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
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工程建设的第一要务,是工程建设管理必须坚守的一条底线。我们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特别是要确保奥运会、残奥会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期间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一是继续有效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有效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涉及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设施设备、安全防护、安全生产人员管理素质等。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各施工现场在安全防护方面在逐步向标准化靠扰,这也是我省这几年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基本平稳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从近几次督查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包括管理较好的企业与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求也有相当的差距。下阶段,我们将继续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效开展。各地区要继续贯彻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导则》、《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健全和完善对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管机制,以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施工现场实地检查为手段,督促施工企业以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对没有建立相关安全技术防护标准及管理规程的企业不予延期换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将此项工作列为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动态监管的重要依据。二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各地要结合“建筑市场监督执法年”活动,继续组织力量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严密监控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防护,特别是对模板支撑系统、建筑边坡和基坑支护、外脚手架及卸料平台搭设、施工起重机械设备、拆除工程、人工挖孔桩等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要进行逐一排查,全面排查治理安全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杜绝发生较大建筑施工安全伤亡事故,确保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确保全年安全生产责任考核目标的有效控制。三是着力消除建筑工程监管盲区。一方面,由于我省城乡规划区内居(村)民规模建房、临时建房和各类开发区内建设活动大多游离于建筑市场监管之外,导致其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得不到应有保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已逐渐成为我省建设工程市场监管的难点。下半年,我厅将组织人员就该项工作赴部分地区调研,研究对策,切实将其纳入监管范围,确保我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规避监管的项目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可联合国土、监察等部门,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大对违法违规项目的处罚力度,切实消除全省监管“盲区”和“空白地带”。四是积极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月”活动。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08年“质量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领导,以9月份“质量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学习奥运工程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住宅分户验收工作,不断完善分户验收的标准和内容、程序和方法,强化市场主体质量意识,落实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质量责任,减少质量通病、抑制质量问题。进一步完善施工许可、施工、监理、监督、检测、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环节的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管制度,强化建筑节能工作在施工阶段的有效实施,并使其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五是切实做好高温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目前,正值我省高温季节,也是事故多发期,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午休令”,并按照《关于切实做好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生活保障和劳动保护以及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继续做好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生活保障和劳动保护工作,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环境,杜绝高温期间重大事故的发生。
同志们,“细节决定成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善于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决不放过任何一个质量安全隐患,决不漏过任何一处细枝末节。让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切实做好下半年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为确保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