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讲党课》提纲
《书记讲党课》提纲
省质安监总站书记:彭全跃
2014.7.21
根据省直机关党建工作要求,年内各级党组织书记要讲一次党课。下面,我就最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重要讲话,结合学习焦裕禄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对勤奋学习和廉洁自律两个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一、勤奋学习。
1、为什么要勤奋学习?
有人统计过:
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可以用一辈子;
工业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能用一辈子;
知识经济时代,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有人研究过:
18世纪前,知识更新速度为90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更新速度为3-5年;
近50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多。
结论:知识可谓日新月异,人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2、怎样学习?
向报刊、书本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阅读哪类型的书籍,开卷必有益。阅读学习时,自己的书上要做标注、标记,别人的书要有记录,报纸要学会剪辑。总之,有心人处处皆学问。
向工作、实践学习。例:今年质安监工程师培训,安排我们站内人员授课。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学员反映差异较大。事后,我调查发现:那些勤收集、勤观察、勤思考、勤总结提炼的同志,课就讲的生动;有些同志多年从事相同岗位的工作,注重总结提炼的,年年有创新,有新鲜感,所以,工作越干越好。相反,个别同志因不善于总结和创新,尽管年年做重复工作,仍停留于知其原不知其所以原,工作只能被动应付,成为了碗里的芋头。
向同事、朋友学习。身边的领导、同事、朋友,无论为人处事,还是工作生活,都各具风格、各有所长,总有值得借鉴的方面。可谓三人之行必有师。
3、怎样对待学习?
要端正态度。学习就是磨刀,磨刀不误砍柴工。
例:有个伐木工人,第一天老板给了一把利斧,并制订了伐木范围,他砍了18棵,老板表扬了他。第二天,工人更加卖力,却只砍了15棵;第三天,他起早贪黑却只砍了10棵。他很不理解,便去给老板道歉。老板问:你上次磨斧子是什么时候?工人答:我天天早去晚归砍树,哪有时间磨斧子?老板:哦,这不就找到原因了吗?
我们的工作,也和伐木工人一样,需要磨斧子、需要充电、需要学习。
态度端正了,学习才会有自觉性。
不要读死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子曰:诵诗三百,授人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诗三百首背的很熟,既不会处理政务,又不能出任使节应对各方,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喂牛吃草,是为了得到“牛奶”而不是草;----重点在消化、转化。
学习知识,是为了获得“智慧”,而不是知识。----重点在质变、升华;在指导工作,促进工作。
二、廉洁自律
1、廉洁自律的大环境已经形成。
政策严。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相继出台了一些高压政策,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克服对违反制度追究不力的“破窗效应”。加强巡视监督,严惩贪腐现象。
十八大至今,已有35名省部级干部纷纷落马。最近:原军委副主席徐才厚的落马,又宣告拉开了军队反腐的序幕。强力打“老虎”已让我们看到了中央反腐的力度和决心。
措施细。中央以整治“四风”为突破口,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细致的、操作性极强的措施。整治“四风”问题,清理办公场所、公务用车、三公消费;清理各类会所、消费卡、会员卡;并通过各级巡视组、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违纪违规人员,一大批“苍蝇”级的人物受到查处。据中纪委最新报道:今年前5个月,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为62953人。
作风建设让我们拒绝请吃,拒收红包礼金,有了坚强的后盾和正当的理由。
2、廉洁自律关键是“自律”。
腐败分子之所以坠入深渊,客观原因不能回避,但主观原因是关键。
例:明代有个宰相曹鼐,年轻时曾在地方为吏。有一次独自押送一名女犯,途中宿破庙。女犯天生貌美,顾盼令其心动。为了提醒自己抵住诱惑,他不断在纸上写下“曹鼐不可”,整整一晚写了烧、烧了写,以此律己直到天亮。此后在仕途上,他常用这四字严格律己,终成一代名相。
最近查处的一些高官,不是包养情妇、二奶,就是“通奸”。相比古人,可谓人伦丧尽、道德退化。
例:清朝官员叶存仁,为官30年,洁身自好,甘于清贫。一次,僚属们用小船载了一些礼品,趁着深夜给他送去。叶见此情景,当即写下了一首小诗:“月明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已知”,婉转而坚定地予以拒绝。
一些贪官落马后总忏悔:是法律、制度不严,监督不力,才导致他们腐败的,这完全是为己开脱。应该说:我们的党和国家在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上是有章可循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要求是一贯的。有人坚守清正,有人却滑向深渊,“何去何从”关键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
党员干部要远离腐败、廉洁自律,就要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走正道、干正事、杨正气,做到有制度的坚守制度,没有制度的遵守道德规范,在制度和道德规范都不明确的时候,要自我严格要求。时刻用“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来警戒自己。要慎小、慎独、慎初,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积小恶者终将铸成大恶。
要知道贪腐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贪官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们参加革命之初都是信誓旦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一旦被糖衣炮弹击中,被拉下水后常自我安慰: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随着权势增大,开始伸手了: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再后来,贪腐欲望不断膨胀,以致: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这个渐进式的腐败过程正是许多贪官的共同经历和心路历程。
3.廉洁自律前提是自省、自警。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7年1月24日就提出:党员干部要“干事”,更要“干净”。这里“干净”所指就是要洁身自好。
如何做到洁身自好、自省自警呢?我认为:一要算清人生 “七笔账”。政治帐、经济帐、名誉帐、家庭帐、友情帐、健康帐、自由帐。二要真正领悟 “四个没有”的深刻含义和寓意。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后悔的药。
例:战国时期,鲁国宰相公仪休最喜欢吃鱼。人们争相买鱼送她,公仪休却坚辞不受。弟子问何故,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就难免违反国家法纪。如果我被免职了,还能吃上鱼吗?那时,他们还会来送鱼吗?不受人家的鱼就不会被免职,这样就能“长自给鱼”。
这则故事,有很多寓意,联系到今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至少有这些:
①人们怎么知道你爱吃鱼?为了亲近你,讨你欢心,他们才想尽千方百计打听了解你的爱好,投其所好,才能获得回报。要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②世上喜欢吃鱼的人很多,他们为何只送给你?不是你长得比别人好,比别人有魅力,是因为你对他们有用,他们看中的是你手中的权力(人事权、财物权、资源权等)。你想想:这世上有免费的午餐吗?
③他们深知:只要你收了鱼、吃了鱼,你身上、嘴上就会留下腥味,即使他们不讲,别人也会闻到、嗅到。不怕你掩饰巧妙,就怕你不收不吃。这表明:透风的墙太多,防不胜防;
④有些人还会把你的爱好,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宣传,意在告诉别人他和你关系非同寻常,表明经常和你在一起。所以,外面传某某的麻将打得好,某某的歌唱得好,某某的酒量大,这已经不是一种好兆头了,要知道:一传十、十传百,不经意间,你就名声在外了,还需要不透风的墙吗?
⑤一旦你上了他的船,就得替他说话办事,这就叫上船容易下船难。陷入了泥坑,你再想洗清就难了。古人有诗说的好:“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饶洗遍千江水,怎似当初不污时。”这表明: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后悔无济于事,于事无补。
⑥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自己才是主宰自己命运的救世主。“长自给鱼”告诉我们:只有自己辛劳挣来的钱,才花得心安理得;同样,只有自己鱼塘里的鱼,想啥时吃就啥时吃,才吃的有滋味,才吃的长久。
最后,望大家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提示,得到警示。真正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自律。